妇科“第一瘤”子宫肌瘤该如何防治?
在我国育龄期女性调查中显示,每4到5位女性中,就有1人患有子宫肌瘤,所以子宫肌瘤在妇产科中也有着“妇科第一瘤”的称号。很多人一听到“瘤”就会特别惊慌、害怕,第一想法就是肿瘤癌症,但其实子宫肌瘤是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,出现恶变的概率很低,大概也只有0.4%到0.8%的可能性。那么,什么是子宫肌瘤?有哪些症状?又该如何治疗呢?今天就带领大家走进妇科第一瘤——子宫肌瘤进行了解。

一、什么是子宫肌瘤?
子宫肌瘤,又称子宫平滑肌瘤,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,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。多见于30-50岁妇女。据统计,30岁以上妇女约20%有子宫肌瘤。
子宫肌瘤可以生长在子宫的任何位置,因其位置的不同,国际妇产科联盟(FIGO)将子宫肌瘤分为0-8型9个细分种类:
0型:有蒂黏膜下肌瘤;
1型:无蒂黏膜下肌瘤,瘤体向肌层扩展≤50%;
2型:无蒂黏膜下肌瘤,瘤体向肌层扩展>50%;
3型:肌壁间肌瘤,瘤体接触宫内膜但不接触浆膜;
4型:肌壁间肌瘤,瘤体既不接触宫内膜也不接触浆膜;
5型:浆膜下肌瘤,≧50%的瘤体位于肌层;
6型:浆膜下肌瘤,<50%的瘤体位于肌层;
7型:有蒂浆膜下肌瘤;
8型:其他特殊类型或部位的肌瘤(子宫颈、阔韧带、圆韧带肌瘤)。
注释:以上表述的瘤体百分比是指瘤体三维平均直径的百分比。
二、子宫肌瘤都有哪些症状?
大多数子宫肌瘤患者没有症状,通过查体偶然发现。但肌瘤会缓慢长大,并逐渐出现症状。
如果出现了月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,摸到腹部有包块,白带增多或血性、脓性白带,出现尿频、尿急、便秘等膀胱和直肠症状,就需要及时到妇科就诊。
医生会根据妇科检查结合影像学诊断方法,主要包括妇科超声及MRI检查。
那子宫肌瘤长得到底快不快?据研究,子宫肌瘤的生长速度平均每年约1.2厘米。研究发现影响子宫肌瘤生长素的因素有酒精及红肉,对于生长快速的肌瘤,盆腔磁共振平扫及增强可以协助判断其性质,必要时也可行活检术。
值得注意的是,大多数肌瘤在绝经后会静止或萎缩。

三、患有子宫肌瘤应该怎么办?
对于无症状的子宫肌瘤一般不需治疗,定期随诊即可。
对于出现症状的患者,医生会根据症状、妇科检查、辅助检查、肌瘤分型、患者生育要求等多方面进行评估判断。主要由以下方法:药物治疗、手术治疗、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、介入栓塞治疗等。
手术治疗可以选择子宫切除术,也可以选择肌瘤切除;手术入路有腹腔镜、宫腔镜、经阴道、开腹等。
药物治疗主要为术前用药或全身情况不适宜手术者,通常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、米非司酮等,均不宜长期使用——醋酸乌利司他,能够控制肌瘤增长、显著缩小肌瘤体积、减轻症状,可持续长期使用,填补了子宫肌瘤药物治疗的空白,为子宫肌瘤药物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。
四、如何预防子宫肌瘤?
子宫肌瘤的病因尚不明确,可能与遗传、性激素水平、以及干细胞功能失调有关。预防方法主要有:
1. 避免长期接触或使用雌、孕激素制剂、药品或保健品;
2. 对肥胖、月经紊乱、盆腔炎症等患者,及时就医诊治;
3. 做好避孕措施,避免或减少人流次数;
4. 适度运动,舒畅情志,保持健康心理状态,减少体内激素水平的波动;
5. 合理饮食,注重个人卫生,定期体格检查,对于患有子宫肌瘤患者,建议每3-6个月复查一次。
希望通过以上方法,能够协助大家了解子宫肌瘤,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减少人群中子宫肌瘤的发生,子宫肌瘤患者能尽量延缓肌瘤增长,与肌瘤和平共处!